Search

哈佛科學家研究了一千人的聊天紀錄​
並透過問卷調查他們的心得感想後發現:​
只有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哈佛科學家研究了一千人的聊天紀錄​
並透過問卷調查他們的心得感想後發現:​
只有 2% 的對話,能在雙方 #都希望結束 時​
做出一個沒被腰斬、沒有爛尾的神作級收尾​

更殘酷的是,大部分的對話在進行到一半時​
就已經有一方心裡想著 #可以結束了​

而且不管對象是陌生人、朋友還是情人​
結果都是一樣,都有將近 98% 的尬聊​
是要嘛收得太早、要嘛煎得太老​
總之無法做到不多不少剛剛好​

科學家指出,這背後關係到聊天の科學:​
聊天過程中,需要透過臉部表情、視線變化​
或是肢體語言等線索,不斷解讀對方的意圖​
再適時做出調整,才可以讓對話順利進行​
可這些眉眉角角實在存在太多解讀空間​
導致我們隨時都在誤解或超譯對方​

在判斷要不要結束對話時,問題尤其明顯​
──我們不是害怕人家不耐煩而迅速中離​
(特別是那種感覺不太想聊的句點王)​
就是擔心沒禮貌而開不了口讓他知道​
很容易為了遷就對方而委屈自己​

即使能鼓起勇氣說出 #好啦先這樣啦​
#下次約吃飯啦,對話也不可能戞然而止​
往往還要再多花一點時間總結​
當然會錯過最佳關門時機​

啊雖然前面講得頭頭是道​
但科學家完全沒告訴我們該怎麼解決​
很遺憾科學的力量沒辦法幫各位成為聊天王​
我想這研究最大貢獻可能還是在提醒大家:​
聊天真的是很累,社交真的是很難​
要是做得不好那也不是你的錯啦​

#放棄的話也不會有人怪你啦​
#怪奇冷知識651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特殊技能:屢獲統一發票陸獎(200 元)
View all posts